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

研究中常見的問題


1.變數名稱不一致
研究變數的名稱不一致,例如有時說「忠誠」,有時說「忠誠度」,會讓人覺得這些是不同的變數(雖然研究者認為是一樣的)。

2.不能環環相扣
2.1節說明過環環相扣的意思。例如,針對樂活族的研究中,在文獻探討中大量探討樂活族的分類,但是研究者的研究中並未對樂活族加以分類,或者分類根本不是他的研究重心,試問:探討樂活族的分類目的何在?

3.撰寫論文好像是在寫教科書
例如,針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,常以「XXX認為消費者行為是指,……」加以描述,試問:研究者是要對此定義提出質疑嗎?

4.文獻探討見樹不見林
大多數的研究,其文獻探討只是對變數做定義,並列舉一些學者對某變數的定義。但真正的文獻探討是探討研究架構中變數之間關係的正反面看法。

5.變數之間關係混淆,關聯性與因果性不分
因果式研究是找出影響依變數的各種原因(自變數),或者各自變數對依變數的影響程度。關聯性研究則是在變數之間無因果關係,而這些變數是「互依的」。

6.研究動機與研究背景混淆
研究動機是要說明在學術上要補哪些研究不足之處,或企圖澄清學術上哪些爭辯的問題;在實務上,要發掘什麼、澄清什麼現象。研究背景是說明為何研究此論文重要,並扼要說明與本研究有關的一些課題。

7.問卷中的問題涉及到兩個變數
例如,研究中有兩個變數:工作績效與工作滿足,而研究者想要發現這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。如果問卷中有一題是這樣問:「我的工作成果不錯,所以我感到滿足」,這樣的問法非常不適當。應該以工作績效的操作性定義來設計問卷各題項,以工作滿足的操作性定義來設計問卷各題項,然後再以統計分析來看出這兩個變數的關係。

8.「分析技術」的陳述
在研究設計(通常在論文的第三章)中對研究分析技術的說明,通常以統計技術來分類說明,這是不適當的,應該是以研究中各假說的驗證會用什麼統計技術來說明。同時,有些研究者會「大肆」說明這些統計技術,事實上這是不必要的;只要扼要說明即可。

9.引用失當
原作者寫ibid(同上)或et al.(等人),結果我們卻全盤把它抄進來。但是原作者的「同上」和我們的「同上」不同;而原作者的「等人」是因為他在其文章中第一次引用已將有關的作者名字寫出來。

10.研究限制
論文中的研究限制是指知識上的不足,並不是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或蒐集資料的技術不良。同樣的,「對後續研究的建議」是指在知識上的延伸,而不是方法上的延伸。例如,在研究限制上,如果表明資料蒐集方法的不當、樣本代表性的不足,或者統計分析的不周全,那麼為什麼不在這次研究時就克服這些問題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